2008年12月31日,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,扩大家电下乡产品范围,太阳能入选。以下是办公厅文件原文。
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〔2008〕134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,各部委、各直属机构: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经批准,现就搞活流通、扩大消费提出如下意见: 一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,拉动农村消费
(一)继续推进“万村千乡”市场工程。进一步扩大“万村千乡”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,2009年、2010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。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采购、储存、加工、编配、调运、信息等功能,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,降低经营成本。推进“万村千乡”网络与供销、邮、电信等网络的结合,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。引导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消费特点的产品,增加简包装、低成本、质量好的商品供给,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。
(二)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。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,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,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策,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,着力解决农产品“卖难”问题,促进农增收。继续实施“双百”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,在重点销区和产区再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,加强冷保鲜、卫生、质量安全可追溯、检验检测、物流等设施建设。积极推动“农超对接”,支持大型连锁超市、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,培育自有品牌,促进产销衔接。建设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、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,提高流通效率,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。
(三)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。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,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,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,保障市场供应。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调控和监管,促进市场竞争,降低流通成本,切实减轻农负担。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农提供技术、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。
(四)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。从2009年2月1日起,将家电下乡从12个省(区、市)推广到全国。同时,把摩托车、电脑、热水器(含太阳能、燃气、电力类)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策补贴范围,由各省(区、市)根据当地需求从中选择增加部分补贴品种。地方人要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,强化监管,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,搞好售后服务,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,切实把家电下乡工作抓实抓好,扩大农家电产品消费。 二、增强区服务功能,扩大城市消费
(五)进一步完善城市区便服务设施。积极推进家服务网络建设,鼓励大中城市依托大型服务企业建设家服务网络中心,整合资源,提供安全便利的家服务。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,在地级以上城市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,让城市居便利消费、放心消费。倡导餐饮企业承担会责任,开办早餐服务。鼓励餐饮龙头企业在地级以上城市发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,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、规范化,为居提供价廉物美、方便快捷、安全卫生的早餐服务。
(六)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。正确处理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,引导会形成科学消费、循环消费的模式。健全旧货流通网络,在城市区建立旧货收购点和慈善捐助站,在大中城市及城乡结合部建立旧货交易市场,满足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消费需要。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,新建和改造一批统一规范的区废旧物品回收站点、专业化分拣中心和跨区域集散市场。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“收旧售新”、“以旧换新”业务,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。
(七)积极促进汽车消费。完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,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。支持二手车市场改造,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,建立二手车信息平台,升级改造二手车交易市场。加大对汽车报废更新的资金扶持,提高补贴标准,增加补贴范围,加快汰“黄标车”,促进汽车更新换代。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给予必要的支持,提高回收的技术水平。 三、提高市场调控能力,维护市场稳定
(八)健全居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。尚未建立生活必需品地方储备的地区要尽快建立,已经建立的要增加品种扩大规模。加快完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体系,地方特别是36个大中城市及粮油价格易波动地区,要建立地方成品粮油(含小包装粮油)应急储备制度,并确保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。在加快中央储备糖库和储备冷库建设的同时,各地也要加快地方储备糖库和储备冷库的建设进度。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,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持适当库存水平。 (九)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。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,加强市场监测,提高预测预水平,增强调控的预见性。继续完善产销衔接、跨区调运、储备投放、进出口调剂等机制,增强应急保供的时效性和针对性。
|